文 王大胆

在化妆文化的轰炸下,我们很难确定化妆是一种自我取悦,还是自我折磨。

化妆可以带来什么?

“愉悦的心情”、“自信”、“让自己看起来精神一点”是大部分人的回答。

而在近期热播的韩剧《女神降临》中,女主角却通过化妆改变了自己的人生。

女主角林周京从小就是一个“不漂亮”小孩,上了高中后更是因为长相不佳,遭受了校园霸凌。难以承受周围异样眼光与恶言恶语的她试图跳楼轻生,被路过的男主角救下。

为了不再被嘲笑,她不断地学习化妆,学会了如何遮住脸上的瑕疵让自己变得更好看。转学后的林周京画着精致的妆容亮相,在新学校摇身一变成了女神。化妆让林周京告别了过去被嘲笑、被霸凌的生活,也让她交到了新朋友。她的生活,似乎翻开了新的篇章。

其实这样的剧情并不少见,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我们也听过不少。只是别忘了,丑小鸭生来就是天鹅,改变它命运的不是努力,而是本来的基因。电视剧里那个看起来丑丑的女主角,也是由符合大众审美的美女所扮演的。

所以让我们回到现实生活中来提问:化妆可以改变人生吗?答案一定是否定的。而化妆这个本该由个人所决定的行为,不应该成为一种社会规则。

化妆AB面:

是礼仪还是困于他人评价体系

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,各类社交媒体和小视频平台上开始有无数个美妆博主教你如何化妆。在他们的教程里,不同季节、不同的场合、不同的节日,都有相对应的妆容,甚至还有素颜妆、口罩妆、绿茶妆、白月光妆等等。

在化妆文化的轰炸下,我们很难确定化妆是一种自我取悦、还是自我折磨。对此,“懒癌”晚期患者雨琦深有体会。雨琦一直认为,化妆与否都是出于自主的意愿,她并不认为化妆是一种“礼仪”,也不认可自己化妆是因为在意他人的评价。

雨琦记得有次和朋友一起出门吃饭,当时自己洗了把脸就准备出门了。朋友问她:“你就这么出门了?怎么也不化个妆捯饬一下?”雨琦觉得很奇怪,难道自己穿着整齐、干净整洁还不够吗?然而,再次和朋友出门时,她还是选择了化妆,“其实我也不是很想化妆,但总觉得大家都化了,我这样是不是太糙了,不太合群呀。”

万万没想到,化妆竟然也有了“朋辈压力”。更难想象的是,有了“化妆是对他人表示尊重”这个观念。

在韩国和日本,几乎所有女性出门都会化妆,即使只是出门倒垃圾。化妆在韩国,更像是一场“全民运动”。在视频《对韩国人而言,多早开始化妆才算早》中,10岁的Chaey对着镜头展示自己的化妆技巧,并建议小观众:“大要家等到五年级再化妆哦。许多三年级的小朋友已经开始涂口红,实在太早了。”

化妆本身无可非议,但是把化妆上升到“礼仪”的高度,无疑是把化妆从自由变成了束缚。不停地宣扬“化妆有用论”,不过是将自己置于他人的评价体系中,同时也把化妆的自由权交到了他人手中。

“美女扮丑”:

美丽谎言带不来真正的自信

化妆的盛行离不开影视作品的宣扬以及化妆品商家的推波助澜,商家利用当下社会中的容貌焦虑,让消费者们奉行“外貌至上”,从而无处可逃。只是,用化妆品堆砌起来的美丽谎言,能成为抵制自卑与他人评价的坚实堡垒吗?

很难。

在《女神降临》中,林周京尽管通过化妆变成了“女神”,但她一直处于害怕素颜被发现的恐惧中。变漂亮的她再次遇到当初霸凌自己的同学时,选择了匆匆逃离——外貌的变化并没有让她变得更加自信、也没有勇气对校园霸凌说不。

卸下女神的妆饰,林周京依旧是一个因外表而自卑的胆小鬼。无法自我接纳,又怎能让人生重新开始?

电视剧的结局,林周京在朋友们的陪伴下重塑自信,和帅气的男主角走到了一起。只是观看电视剧的人,仍需要从“美女扮丑”的剧情中回到现实世界。

对许多人来说,化妆并不是一件能令自己愉快的事。对上班族而言,与其花15分钟化妆,倒不如多睡一会儿补充睡眠。如果要化上美妆博主那样精致的妆容,没有一个小时怕是搞不定的。耗费时间、缺乏舒适度、程序繁琐,这些问题常常使化妆成为一种负担。

于是她们开始反抗。在Instagram上有一个#escape the corset#话题,里面有满屏被砸碎的化妆品和发出自己素颜照片的女性们,韩国女性将这种行为称为“脱掉束身衣”,鼓励女性们不要再迎合他人的审美、勇敢做自己。

一些美妆博主也开始尝试卸下精致的妆容、勇敢面对自己,因为精致的妆容带来的,并非都是赞美声,还有网络暴力。有学者通过研究自媒体美妆博主的评论发现,许多歧视性的评论都是由女性用户发出的。在这场美丽谎言里,被凝视的人互相伤害,而凝视的人在制定规则。

化妆于人而言只是锦上添花,真正的自信来源于对自我的认可。卸下面具后还能更爱自己,这样的自信会让你更加美丽耀眼。

接纳自我:

化妆自由从逃离他人评价开始

2020年疫情期间,在多个行业受疫情打击的总体情势下,化妆品行业呈现逆势增长趋势。据数据显示,2020年1月-8月,中国化妆品零售总额为1996亿元,同比增长3.2%。层出不穷的化妆品牌和不断下降的化妆品价格,似乎让人看到了“化妆自由”的到来。

然而,化妆品自由并不等于化妆自由。实现化妆品自由容易,实现化妆自由却很难。因为除了“化妆是对他人的尊重”这样的精神绑架,还有“化浓妆就是坏女/男孩”的刻板印象;不仅有对“绿茶妆”的追捧,也有对“男孩化妆就是娘”的误解。

无论脸上画着多精致的妆容,也无法掩盖“大部分的化妆行为都是困于他人评价”的事实。

一边鼓吹“化妆是对他人的尊重”,一边追捧所谓的“素颜妆”,这样的思维难道不仍然是受制于他人评价的表现吗?女性们从小被教育“要文静不要粗鲁”“穿漂亮的裙子”“不能爬树”时,社会对女性的规训就开始了,化妆也是千万条社会对女性规训中的一条。

身处一个外貌评价逐渐隐形化的时代,仍旧有人为所谓的“美”划分等级:化妆与素颜、女神与女汉子、淑女与假小子。这种隐形的等级制度,在暗中驱使着人们去追求那些所谓的、片面的“美”。所以,有时候并非无法实现化妆自由,而是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处于他人的评价体系之中。

中国版网剧《听她说》第一集提到了关于“美”的评级:“什么是美?什么是丑?美的标准是什么?谁定义了这样的标准?这样的标准又是为谁定义的?”女主角一遍又一遍地对着镜子提问,这些老生常谈的问题至今找不到一个完美的答案,因为“美”本身就没有标准和答案。

我们有化妆的自由,也应该有素颜的权利;不同的人,有化不同妆容的自由,不同性别、年龄的人也应当拥有不同的“化妆的权利”。

真正的化妆自由,是不再把他人的评价作为自我审视的标准,而是真正从自我取悦出发、实现自我接纳。

参考资料:

《不化妆,是韩国女生的一场越狱》 看客inSight